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按照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关于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工作要求,11月5日,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党员、共青团员、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赴辽宁省博物馆参观“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
“文物是会说话的教科书”。本次主题展通过文物、古籍、图片、多媒体等载体,展示辽宁古代、现代、当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和辽宁各族儿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在陆苗书记的带领下,师生们透过红山文化代表玉猪龙、“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医巫闾山辽代帝陵遗址、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等文物,深刻体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深切感受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集体认同。
参观结束后,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以“石榴籽”精神为主线,分享家乡新时代山乡巨变;党员师生围绕“如何把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报效祖国行动”展开热烈讨论。陆苗书记在总结中指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是学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中华民族共同体”并非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根有魂的历史现实,青年学生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讲述者、传播者、捍卫者。
活动最后,全体师生在博物馆大厅合唱《歌唱祖国》,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强音。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历史的深厚底蕴中汲取力量,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携手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撰稿:李阳
摄影:姚文博
初审初校:李阳
复审复校:夏寒
终审终校:陆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