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国际教育学院
  • 站点首页
  • 新闻
  • 学院概况
  • 艺术实践
  • 学术交流
  • 党团活动
  • 师资队伍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 “铭记伟大胜利 聚力勇毅前行”主题党日活动
    • 弘扬校史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学院副院长王硕为师生讲授思政课
    • 党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工作动员会召开
    • 巡察公告
    • 侯莹莹
公共服务平台
  • 国际教育学院>>新闻>>正文
  •  
  • 弘扬校史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学院副院长王硕为师生讲授思政课
  • 信息发布:国际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10 08:59:51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师生深植“薪火相传、赓续血脉、知史奋进、强国有我”的信念,让校史文化育人的理念落地生根,9月28日,副院长王硕在学院校史馆为国际教育学院师生讲授思政课。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师、2025级新生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习。

    王硕以红色文艺与当代青年对话为纽带,通过生动又极富感染力的讲授,让师生们深刻领悟到,从延安鲁艺的烽火弦歌,到东北鲁艺、东北音专的薪火相传,再到现今沈音的累累硕果,学院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份份珍贵的乐谱手稿、一件件承载记忆的乐器实物,生动再现了沈音自建校以来,与国家、与时代共奋进的发展脉络。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延安鲁艺时期展厅,王硕带领师生们重温了《讲话》精神,并作深入解读。她指出,《讲话》回答了“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文艺是如何为人的”两个核心问题,从而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鲁艺师生是《讲话》的第一批聆听者和实践者,他们迅速响应号召,走出“小鲁艺”,奔向“大鲁艺”,创作出了一大批如《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不朽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文艺作品。沈音继承了鲁艺的红色基因,1945年,延安鲁艺迁往东北,几经辗转和发展,于1958年正式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因此,沈音的校史,从其源头延安鲁艺开始,就深深烙上了《讲话》精神的印记。

    在新时代的沈音展厅,王硕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她强调,两个《讲话》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文献,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沈音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我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授课中,王硕与师生们交流互动,并共同演唱了《鲁迅艺术学院院歌》《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歌曲,在旋律中抒发情感,进一步强化师生们的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场教学氛围热烈。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沈音红色基因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看到鲁艺前辈们的原始手稿,能够近距离感受他们将个人才华与时代需求相结合,更加深刻感悟到“艺术是为谁而做”的精神内涵,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找到更崇高的目标和持续的动力。

    本次思政课教学,通过“参观—学习—实践—传播”的完整链条,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打破传统理论宣讲壁垒,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使鲁艺精神找到了与当代青少年对话的“音乐密码”,帮助年轻学子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让师生真正懂得艺术生命扎根于生活、服务于人民,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国际教育学院 张 媛     

    图/国际教育学院 倪永妍

    编辑排版/陈婧 

    初审初校/商迪    

    复审复校/李双雁    

    终审终校/李丽娜

     

  • 发布人:王子龙    责任编辑:陆苗
  •  
  •  
  • 上一篇:党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工作动员会召开
  • 下一篇: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 “铭记伟大胜利 聚力勇毅前行”主题党日活动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